影评微评 跟着《泰囧》去旅行 徐峥携《泰囧》一飞冲天


徐峥携《泰囧》一飞冲天

2012年12月21日原本是世界末日——这是玛雅人的预言。

尽管太阳照常升起,但人类却发现2012年的确是不寻常的一年,这其中发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恍惚太阳是从西边升起。

“鸟叔”莫名其妙红遍全球,其知名度已超越最著名的韩国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上至达官贵人、超级巨星,下至庶民百姓、街头艺人都不约而同大跳“骑马舞”,甚至连南非的花豹也像模像样地跳起了“江南Style”,令人哭笑不得。神曲为何神?百思不得其解。

同样雷人的事竟然也在中国大地上重演,去年一部小成本贺岁电影《泰囧》,如狂飙、似热带风暴、更象龙卷风横扫席卷中国电影市场,其势不可挡节节攀升至12亿的票房纪录创造了华语电影的神话。初出茅庐的演员徐峥执导处女作,既令中国票房常胜将军冯小刚甘拜下风,更使好莱坞大导李安相形见拙。如此神片为何神?“劫”后余生,笑后反思,倒也理出点头绪,特解析如下,以飨观众。

首先,用电影美学来考量《泰囧》,那该片根本谈不上经典,可以说毫无创意创新之举,充其量也不过是一部乏善可陈、平庸搞笑的娱乐片,而且还绝对称不上是一部制作精良颇有特色的一流或顶级娱乐片。神马都是浮云,不用多长时间,这部电影的光环就会烟消云散,它也许将会作为一种电影票房成功的个案现象而非电影创作本体而受人关注并载入史册,就象曾经轰动流行的汪国真诗歌,永远不可能象李白、杜甫诗歌那样流芳百世。

流行并非就是经典,畅销也并非都是优秀,如同郭敬明小说与莫言小说不可同日而语一样,香港前一阵热门电影《一路向西》亦如此。同理,有些获奖电影也不都是精彩好看之作,如《三峡好人》等就枯燥乏味。

《泰囧》的故事原本就是个伪命题,其套路就有冯小刚《非诚勿扰》的影子,徐峥扮演的商人徐朗与黄渤扮演的同事高博去泰国寻找老周索取“油霸”授权书本身就事是而非,可有可无,其悬念设置痕迹很重。而王宝强扮演的王宝的加盟也全是为了插科打诨,其手捧仙人球也都是表面的硬噱头,而远赴泰国种健康树也显得生硬造假。全片充斥着喜剧片中惯用的误会、巧合等技巧,以及香港无厘头电影中的闹剧元素和美国公路片中的粗俗贫乏,与《虎口脱险》等法国电影浪漫幽默的艺术境界相去甚远,如睡同事老婆戴绿帽子的误会,如认错老周误闯黑道遭人暴打的巧合等都似曾相识,毫无新意,且非常概念化、表面化、简单化。全片唯有二处尚还可圈可点,即是王宝被误认作按摩师,而徐朗则同时找错房躲在床底,其场面可谓火爆雷人,既笑料百出又惊心动魄,观众大呼过瘾。而片尾范冰冰从天而降,既雷倒王宝,更雷倒全体观众,这种夸张荒诞、出乎意料的表现手法即是制造笑果的杀手锏,王宝兴奋地搂着范冰冰在海滨背景板前又合影又按摩,更增加了一丝黑色幽默,让观众在荒唐中感受到苦涩般温情的力量。而片中徐朗经过一番曲折经历后却意外地主动放弃上市追求而最终回归家庭,则显得牵强附会,这种非黑即白的创作理念,使得人物也变得虚假和虚伪,导演虽企图拔高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强化温情的力量,并让人物在突兀转变中幡然醒悟以求意外惊喜效果,但这种拙劣的手法使得全片的品质显得笨拙和稚嫩。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泰囧》大卖特卖,已拔得国产片票房头筹,作为市场盈利大片,《泰囧》的商业成功,从市场学而言,无非说明如下几点:

一,中国目前的大部分电影观众其审美水准、鉴赏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观影口味和层次与欧美观众还存在很大距离,这与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息息相关。作为电影创作者应充分承认和尊重这一事实,才能拍出深受观众认可和喜爱的电影,否则,就会背离观众,失去市场。这也是第六代电影和有些纯文艺片没有观众的严峻状况。适度的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是必须的和长期的,但力度太大,则会曲高和寡。

二,中国目前电影圈缺少真正优秀的创作喜剧片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因而才造成一部平庸的《泰囧》之作便盲目被捧为佳作的意外原因,其实从专业角度讲,徐峥的“三斧头”和“几把刷子”并没什么超凡之处,完全就是模仿之作。关键是目前中国喜剧片鲜有问津,少有开拓,八十年代陈佩斯曾联手梁天搞过《二子开店》系列电影,也颇有笑果和看点。后有冯小刚开创大陆贺岁片先河,拍摄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喜剧片,但不料冯小刚却晚节不保,这几年以“大师”自居,以拍大片为荣,抛弃了辛苦开拓成功的喜剧片风格类型,由此与观众渐行渐远。而《疯狂的石头》被疯狂追捧更说明观众如饥似渴地需要喜剧片,即使是“三俗”的喜剧闹片也趋之若鹜,这只能说明喜剧电影创作人才的严重匮乏,只要谁稍能搞笑,电影便会火爆。

三,中国目前观众观影的目的和动机无非就是“寻欢作乐”、“赏心悦目”、“感天悯人”、“惊险刺激”、“爱情至上”等,由此便对应出许多类型片,如喜剧片、3D片、爱情片、灾难片、惊悚片、恐怖片、魔幻片、科幻片、间谍片等等,这也正是好莱坞大片《指环王》、《哈利波特》、《007》和《碟中谍》系列、《阿凡达》、《泰坦尼克号》、《2012》等风靡全球的真谛。《泰囧》的登峰造极无疑说明中国观众的第一观影动机和目的即是“寻欢作乐”,由此喜剧片甚至闹剧片今后将继续一路走高。

四,《泰囧》意外成功的偶然因素至今都被电影界和评论界所忽视的即是:2012年自始至终都笼罩在玛雅人末日预言的惊恐气氛中,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熬到2012年12月21日后,人们却突然发现灾难并未降临,于是压抑了太久的悲怆情绪需要借助一个火山口喷发和宣泄,人人都需要在“劫”后余生,庆幸生命延续后的大狂欢、大释放,这是一种心里反弹的强烈需求,苦难和压抑的《1942》和《王的盛宴》恰又作了相反的铺垫,于是郁闷已久,憋得难受的观众需要找一根救命稻草来触动欢乐神经。而《泰囧》的上映档期恰恰契合了这一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于是票房奇迹从天而降,华语电影神话一挥而就,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包括出品方和创作者,《泰囧》由此成为末日狂欢的一场大派对。这也就是《泰囧》的成功且不可复制的真正原因,因为以后并不会再有什么世界末日预言。

由此先前百思不得其解的《江南Style》成为神曲而风靡全球的原因也终于找到答案:2012年,全人类都需要及时行乐,需要歌唱跳舞,需要搞笑欢乐,藉此麻醉自己,以此度过所谓的世界末日。神曲与其说是“鸟叔”创造的,还不如说是玛雅人成就的,《泰囧》亦然。《泰囧》最终成为“末日消费”的最大赢家。

看似不高明的徐峥实则是中国电影人中最高明的,他一针见血地击中市场要害,他一步到位点中观众的穴位,他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观众拍片,而不是为历史拍片,为思想拍片,为自己拍片或者是为电影节拍片。他是在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为大众拍片。

于是,他就成功了,其实成功也就这么简单、容易,如果遵循这一市场不二法则,也许下一个创造神话的就是你……而不仅仅是“鸟叔”或徐峥。

近期最新活动日程

为了推动强点各旅行社和景点在重要节庆期间的旅游市场,游有由传媒即将开展旅游视频宣传周的活动,具体内容请留意网站最近公告。